上海立达学院实践团走进展馆,序厅里,党旗与流光交织,大型浮雕诉说的基层党建故事,让我们直观触摸 “服务群众” 的初心,使命感在心底悄然扎根。 实践团的成员在领取限定集章卡后,开展了巡馆活动。
同学接力讲解,把参观收获变成传递温暖的火苗。我们沉浸式聆听上海民族乐团带来的优美乐章,婉转旋律似能串联起往昔与当下,在音符流淌间,仿佛看见革命岁月里军民同心的身影,与新时代基层工作者奔走服务的模样交相辉映,让信仰传承多了份直击心灵的艺术感染力。
听场馆老师梳理革命文化与凝聚力,凝视最后听场馆老师梳理革命文化与凝聚力,看着电子屏的红色历程,突然明白:从革命军民同心到新时代 “凝聚力工程”,变的是时代场景,不变的是 “为人民服务” 的信仰光焰。
这次参观,不是看展打卡,是一场和 “初心” 的对话。我们这些立达学子,要把这份滚烫的信仰,融进往后的实践里,让青春也成为 “为人民服务” 长路上的点点微光!
周茂生先生,曾从事核武器爆炸试验工作,在基地历任技术员、教员、参谋等职务,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奉献15年青春 。
转业返沪后,他在上海市人事局担任重要职务,历任人才流动管理处处长、人事仲裁处处长,担任上海市人事仲裁委员会主任兼上海市劳动仲裁委员会委员。退休后,周茂生担任马兰核试验基地上海马兰战友会会长、徐汇中学校友会副会长,获评"徐汇区最美退役军人" 。他还参与编纂《战斗在罗布泊的上海人》一书,记录核试验参与者的感人故事,用亲身经历诠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两弹一星"精神 。
上海立达学院“浦江新语·薪火巷陌”实践团联合缘梦之家青年志愿为老服务社,聆听“两弹功臣”周茂生“隐姓埋名铸核盾,热血青春献祖国”的访谈。同学们围坐聆听,先生缓缓讲述参与国防科研的峥嵘岁月,从艰苦攻关到成功突破,字里行间满是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 。
“前辈,是什么支撑您在艰难条件下坚持?”面对提问,先生目光坚定:“是军民同心的信念,是守护家国的责任,国家需要,我们就拼尽全力!” 同学们深受触动,献上亲手制作的手工花,致敬先辈。这朵花,是青春对“八一精神”的敬仰,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承诺。(学校:上海立达学院;团队名称:星火巷陌宣讲团;负责人:周小涵;剪辑:张烜;摄影:邱家蓉;文稿:边于蓝,周小涵;线下对接:顾嘉琪;PPT制作;郭一鸣;应急管理:林宸逸;线下宣讲:桂颖枫;指导老师:丁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