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5月16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桂林理工大学携手政企共创新时代“统计+”人才培养高地,共育统计人才

为深化校企融合,校政融合、产教融合,推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近日桂林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蒋远营教授率队前往广西数道云数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桂林市雁山区检察院等政企单位开展专题调研。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统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习实训平台共建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蒋远营指出,学院近年来以“数智驱动·多元融合·实践赋能”为核心理念,通过“政产学研用”多元协同机制,将真实项目融入教学,调研单位负责人高度认可学院在复合型统计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并希望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如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领域联合开发进阶式培养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战机会。

1747020163110.png

校企合作座谈会

校检合作座谈会

面对数智时代行业的巨大变革,桂林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统计学专业注重交叉融合、协同共享,与桂林市雁山区检察院和广西数道云数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合作单位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前瞻性地进行应用统计数智人才培养改革,共建“统计+”人才培养体系, 以满足“新产业、新业态”的统计人才需求。秉承数智融合人才培养新理念,联合校政企协同育人,构建“统计+”交叉融合课程体系,打造校内外“联动”实践平台和实验实践链,开展“真实项目嵌入式”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数字检察”进阶式实践育人模式。通过这些改革举措,取得一系列实质性成果,统计学科在2024年软科全国排名第31位,位列全国该学科前24%,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数智化统计人才。

校政企融合协同育人。与数道等优质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双标对接”机制,通过企业技术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精准对接,共建智能化数据管理平台、区域经济大数据分析平台等多维实践平台。企业持续提供涵盖金融风控、智慧环保等领域的真实案例资源,联合开发了包括智能垃圾分类分析在内的系列虚实结合实训项目体系。这种深度融合的校企协同模式,不仅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还形成了技术创新反哺教学、教学成果赋能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打造了产教协同育人的新范式。自校检合作以来,深化校检协同育人,与桂林市雁山区检察院实行“双师+实岗”联合培养模式。由校内教师与检察官组成指导团队,设立“检察官助理”实践岗,提供专项实习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检察机关工作环境中开展数字监督模型研发。这种深度融合的培养方式成效显著,校检双方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实务需求的精准对接。

建“统计+”交叉融合课程体系。与数道联合开发课程,增加Python、人工智能基础、Javaweb技术等前沿技术课程内容。构筑“统计+金融、经济、大数据”特色课程模块。以《大数据分析技术》项目式课程为载体,设计农产品价格预测等28项项目,驱动学生完成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到产业应用的全流程实战,数道集团技术专家全程参与指导,共建共育团队。实现重构知识生产链条,形成“理论建模-技术实现-产业应用”一体化能力培养范式。

打造校政企“联动”实践平台和实验实践链。依托共建区域特色数据云平台,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验证→应用→综合→设计”四维任务梯度,以企业进阶式项目为纽带,融合“基础实训(1级)-专项提升(2级)-产业创新(3级)”三阶场景,植入垃圾分类、文旅数据、特色农业等真实产业项目,形成“认知→实践→提高→内化→创新”五阶递进能力生成链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构建“真实项目嵌入式”教学模式,夯实学生实践能力。已与协同育人单位共同开发5个企业案例库,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方向,进行“进阶式项目”培养,超过60%的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训练。双方联合搭建的广西特色产业数据云平台已应用于农业、旅游等领域的数据分析实践,助力20余项学生毕业设计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此外,联合申报的自治区级产教融合教改课题顺利开展,形成“科研反哺教学、数据赋能产业”的良性循环。

构建“数字检察”进阶式实践育人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构建基于真实法律监督场景的"数字检察"进阶式实践育人体系,重点突出创新能力培养。以校检共建实践基地为载体,采用"基础能力-综合应用-创新实践"三阶段培养路径:在基础训练阶段,学生通过民政数据清洗与比对等项目掌握数据处理核心技能;在综合应用阶段,开展医保欺诈识别等涉及多源数据整合的分析实践;在创新实践阶段,针对网拍房违法监测等复杂场景,引导学生开发智能监督模型。通过接触真实检察业务数据和办案场景的训练,学生系统掌握了从数据预处理到模型优化的全流程技能,培养了运用创新思维解决法律监督实践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校政企典型合作范例充分证明,高校、政府和企业协同育人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提升了统计人才的培养质量,更有效服务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桂林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将继续深化“统计+行业”特色培养路径,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更强智力支撑。

蒋远营、丁少玲

上一篇:新华指数|“高原金草”亮相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
下一篇:浙江财经大学信智青协与钱塘图书馆达成年度志愿合作,携手共启新篇章